陈旺是义门建庄始祖还是伯宣之“孙”
现今义门陈氏存在两个不同的世系版本,一个是叔明公后裔,以“伯宣孙旺”的世系;一个是通过考证陈旺为叔慎公五世孙的世系。“伯宣孙旺”的世系.各地义门陈旧谱中均有存在。为什么呢?原因颇多,但主要是历史原因,仅举两例。这个历史原因就在于《唐书•艺文志》(以下简称《唐书》)记载“陈伯宣注《史记》一百三十卷,贞元中上”和“(宋)内阁兵部尚书胡旦咸平五年壬寅(1002)撰写的《义门记》。”“贞元中上”就是说陈伯宣向朝廷上呈《史记》有历史依据;《义门记》就是说义门陈世系是宋代名人胡旦所写,有历史权威性。如何破解这两篇文献之困惑,只有用历史之据来撕开“伯宣孙旺”的这张神秘面纱。先讲“陈伯宣注《史记》一百三十卷,贞元中上”。《义门记》另述。
我们先来看看伯宣公的高祖陈京生卒及同时期的名人、传记记载,伯宣公在此时能否向朝廷上呈所注《史记》。
《新唐书》卷二百有《陈京传》载:“陈京,字庆复,陈宜都王叔明之后。父兼,为右补阙、翰林学士。”德宗朝监察御史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云:陈京,“大历元年(766)进士”,“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
《新唐书•孤独及传》译文云:“独孤及喜欢甄别提拔年轻人,如梁肃、高参、陈京、齐抗等都拜他为师”。由此可见陈京为独孤及后辈即学生,比独孤及的年纪要小。古文观止卷五唐文《陈给事行状》载大历元年(766)中进士。推测陈京时年30岁左右,约735年出生。韩愈、白居易均有《与陈给事书》。给事为陈京。
相关历史人物生卒记录如下:
陈叔明【生卒】墓志铭载(562-614),字子昭,别字慈尚,南朝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第六子,母为何淑仪。
陈兼【生卒】(697一759)字不器,(724)进士及第官右补阙,才名藉甚,仍留翰林院,赠秘书少监。
独孤及【生卒】(725—777) 河南洛阳人,字至之。玄宗天宝末举洞晓玄经科。补华阴尉。
韩愈【生卒】(768-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白居易【生卒】(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柳宗元【生卒】(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柳宗元全集卷八行状.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即陈京碑文。
再来看看陈伯宣能不能在这个时期向朝廷上呈所注的《史记》。如果以《唐书》载“陈伯宣注《史记》一百三十卷,贞元中上”为据的话,唐贞元时期为:(785年正月—805年八月计二十一年)。陈伯宣贞元中期向朝廷上呈《史记》时约为(792—798)中间七年,按此推算,以最大限度陈伯宣60岁上呈《史记》,他出生时间也在738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陈伯宣是宜都王叔明公十世孙,不可能和他的高祖陈京同一时期出生;不可能在“贞元中”向朝廷上呈《史记》;不可能在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建庄义门。如果陈伯宣不能在公元七百年左右出生,陈旺就是名正言顺的江州义门陈建庄人,这样才符合义门建庄的发展历程。大成谱把唐开元十九年(731)义门建庄人写成是陈伯宣,把陈旺写成陈伯宣之孙的提法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定位都无法立得住脚。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繁衍规律。
陈伯宣的生年卒月。据《庐山志太平宫山川胜迹》云:“计其生,当在敬穆之间(824)”,《宋史》云伯宣“大顺初卒”(890)年,享年 67岁。依据史实考证是正确的。824—735=90年传四代(京—褒—灌—镶—伯宣,褒是京的嗣子),符合伯宣公与高祖陈京代隔时间。时称“伯宣孙旺”之世系,无论来源于何处,一脉相传的祖孙世次,孙儿的年龄怎能比祖父年龄大?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如果说伯宣公出生在公元661年的话,比他天祖陈兼697年还大36岁。因此,“伯宣孙旺”的世系不能成立。
考陈旺哪年出生。史料没有明确的生卒记载。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算:
①、从史、志、谱三者来看。专家学者均认同陈旺唐开元十九年(731)举家徙居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筑屋造舍,繁衍生息。(但陈旺必须在731年前几十年出生)
②、从旺公10世孙陈度和陈蕴登进士时间来看。陈度,据《江西历代进士录》及《九江府志》载“年五十,景德二年(1005)登进士第”,即生于 956年。陈蕴,《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载:“癸亥,江州民陈蕴,聚居二百年,食口二千,而蕴年八十,且有行义……甲子授蕴本州助教”。(注:甲子为天圣二年(1024)即生于944年。推算一下陈旺公生年:陈度、陈蕴为旺公十世孙,用{28+_4)的代均计算法,以中间数28岁为代均,28×9=252年。
陈度生于956一252=704年
陈蕴生于944一252=692年
推算陈旺生年为(692—704)年之间,符合731年之前几十年的要求,又与义门建庄时间相吻合。
③、陈旺迁德安建义门庄的时间为唐开元十九(731)年,不少庄谱记载一致。如:湖北仙桃牛公庄的“黄绫老谱”在旺公行传中云:“老谱载以唐元(玄)宗开元辛未年(731)迁德安,论者谓时不相符”。大冶旧谱云:“陈旺,字天相,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占籍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陈氏海山公一脉宗谱》记载:“旺公,字天相,生有瑞应、既长卓异。于唐元(玄)宗开元辛未年(731)四月自庐山迁九江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敷浅原艾草坪,为义门之始祖”。由此推算陈旺是七世纪末出生的人。据《陈氏入蜀记》载:义门开派之宗是为旺公焉,原系蕴珪之子,叔慎玄孙。其裔世代同居于长乐里,代传孝悌,感化百犬之风。由此证实“兼旺同辈”,且佐证伯宣是陈旺的六世从孙。
陈伯宣生年为(824)年,这样既符合史、志、谱中的名人传记、又与学者专家认同的,多谱记载的一致,特别是《中国影像方志》所说的:“追溯义门陈的来龙去脉,要从一个叫陈旺的人说起”。由此证明唐开元十九年(731)陈旺徙居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筑屋造舍,繁衍生息,聚族15代不分家,历时332年,人数达3900余口的历史事实。陈旺是义门建庄始祖,还是伯宣公之“孙”,用史实说话,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一段不真实的历史记载,导致义门世系,昭穆不分,辈分颠倒。因此,我们应以历史为据,求真务实,正本清源,把证明错了的义门陈世系纠正过来,日臻完善,达到统一共识之目的。
陈端公历史文化研究
2020年8月21日